ERP的第一代誕生于1965年。數十年來,ERP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吸收了許多國家先進制造業管理思想(如日本的“看板管理”等),不斷發展延伸,形成了一種以生產經營、計劃管理為主線,輔以CAD/CAM、Internet、GUI和EDI功能的當代企業管理方法。ERP系統中的主要功能模塊,均是針對企業級資源管理而設計。在ERP系統中,一般包括以下模塊:
·BOM(Billofmaterial)物料清單;
·PP(ProductionPlanning)生產計劃大綱;
·MPS(MastERProductionScheduling)主生產計劃;
·RCCP(RoughCutCapacityPlanning)粗能力需求計劃;
·MRP(MaterielRequirementsPlanning)物料需求計劃;
·CRP(CapacityRequirementsPlanning)能力需求計劃;
·PAC(ProductionActivityControl)車間作業管理;
·IM(InventoryManagement)庫存管理;
·CO(Controlling)管理會計(ManagementAccounting);
·FI(FinancialAccounting)財務會計(GL總帳、AR應收、AP應付);
·COE(CustomerorderEntry)客戶訂單輸入;
·HR(HumanResources)人力資源計劃;
·SD(SalesandDistribution)分銷管理。
在ERP系統中有一些特點:如計劃的一貫性和可行性,數據的統一和共享性,靈活的決策應變性,高度的模擬預測性,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統一等等。這些特點表明,ERP是一個完整的經營生產管理體系,是實現制造業整體效益、提升企業全面競爭力的有效管理模式。許多經驗豐富的咨詢顧問談到ERP實施體會時說,要成功實施ERP系統,三分靠技術,七分靠人才,十二分靠數據。此話雖有些夸大,但計算機只有在數據準確、完整、及時的情況下,才能發揮作用,否則只能帶來錯誤的結果。可以說產品數據庫是ERP系統運行的依據,ERP實施的廣度和深度取決于其覆蓋面和數據內容。因此,建立產品數據庫的準備和維護工作就極為重要。
一般情況下,我們將各種管理數據分為三類——靜態數據、動態數據及中間數據。靜態數據包括物料清單、工作中心的能力和成本參數、工藝路線、工時定額、倉庫和貨位代碼、會計科目的設置等等;動態數據是指生產活動中發生的數據,不斷發生、經常變動,如客戶合同、庫存記錄、完工報告等;中間數據是在綜合靜態數據與動態數據,經過綜合運算形成的各種報表,在ERP系統運行準備期及運行過程中這些數據都要定期或隨時維護,保持數據的準確性。本文就靜態數據中物料清單(BillofMaterial,BOM)的作用,結合CAD(ComputerAidedDesign,計算機輔助設計)、CAPP(ComputerAidedProcessPlanning,計算機輔助工藝編制)、PDM(ProductsDataManagement,產品數據管理)等系統作詳細的描述。
物料清單(BOM),又稱為產品結構表或產品結構樹;在某些工業領域,可能稱為“配方”、“要素表”或其它名稱。在ERP系統中,物料一詞有著廣泛的含義,它是所有產品、半成品、在制品、原材料、配套件、協作件、易耗品等等與生產有關的物料的統稱。BOM作用于計算機識別物料、接受客戶定單、編制計劃、配套(裝配)和領料、加工過程跟蹤、采購和外協、成本計算、報價參考、物料追溯、改進產品設計等等。系統可以采用多種方法描述物料清單,如單層法、縮進法、模塊法、暫停法、矩陣法以及成本法等等。
1.CAD(ComputerAidedDesign)中的BOM
設計部門既是BOM的設計者,又是BOM的使用者。單一零件諸如圖號、物料名稱(材料類型如45號鋼)、重量、體積、設計修改審核號、物料生效日期等各種信息;組件或部件還包括外協件、外購件、通用件、標準件、借用件、各單一零件裝配數量、部件圖號等信息;總圖(由零件、組件部件等裝配而成)還包括包裝、裝件清單、技術文件、產品說明書、保修單等等信息,這些都是BOM信息的組成部分。在設計部門(CAD)中,通常所說的BOM實際上是零件明細表,是一種技術文件,偏重于產品信息匯總。
設計部門按某種類型產品的圖號來組織BOM信息。設計部門在接到定單后按照定單的要求,一般情況下有三種設計思路——自頂向下形式設計、自底向上形式設計、由中間向兩頭形式設計。無論那一種設計方式,在圖號的組織上都是一致的,都是按照圖號來合并產品信息,形成該產品的總明細表、標準件匯總表、外購件匯總表、外協件匯總表等,在需要的時候還能生成產品圖紙目錄(滿足沒有運行ERP系統的客戶或外協工廠)。有時一個相同的零件由于屬于不同的產品,也就有了不同的圖號,因此不一定考慮企業物料編碼的唯一性。需要說明的是,在形成物料清單后,每一種物料都有唯一的編碼,即物料號。不要將零件明細表(CAD通稱為BOM表)與ERP中的BOM信息混淆。設計部門中的零件明細信息表轉化為ERP系統中的BOM信息,需要設計部門、工藝部門和生產部門的共同協作,以及PDM(產品數據管理)設計產品關系特性的管理來解決零件明細清單與BOM表之間的異同信息,特別是圖號與編碼號不一致方面(PDM產品結構模塊通過其規則庫、變量和零件表等功能來完成)。
就使用而言,無論何時,當產品結構發生變化,或者客戶更改技術文件、涉及質量問題或對某個零件進行重新改進設計時,為確保物料清單的準確性,都必須以設計變更通知為依據。在設計變更通知文件的指導下,設計部門通過BOM信息表中獲取所有零件的信息及其相互間的結構信息。只有得到這些信息,才能對其進行定義、描述或修改,從而使生產能正常地運行下去(特別是客戶的緊急更改通知)。根據設計變更通知編號,在PDM支持下,可以方便地檢索變更信息,指導生產、裝運和售后服務等生產活動。
在實際生產運行過程中,設計變更是導致數據不準確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定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設計變更通知管理方法來管理設計變更通知。由于要涉及銷售、采購、生產、工程技術、財務等部門,因此一般由企業的副總直接管理設計變更通知。這一過程須經過設計變更通知確認、分析、審批、文件和監督五個步驟。
設計部門(CAD)產生的部分數據經PDM處理后傳輸給ERP系統。
2.CAPP(ComputerAidedProcessPlanning)中的BOM
產品經過設計部門設計完畢后,部分電子數據轉交工藝部門制訂工藝路線(CAPP),成為說明零部件加工或裝配過程的文件。它不是技術文件,而是計劃文件或指導生產文件。CAPP一般由工藝過程卡、加工工序卡、鍛鑄熱處理卡、檢測卡、工裝材料工時等匯總信息組成;在一張加工工序卡中由工序(加工步驟)、工時定額(占用工作中心的負荷時間)、加工設備、檢測設備、加工工具、工裝夾具、材料等組成。
在編制工藝計劃時,除涉及設計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外,同時還要涉及BOM中的主工作中心物料、材料物料、加工夾具物料、工裝物料及輔料物料等。維護這些靜態數據的準確性是保證生產按計劃進行的前提。主工作中心的設備維護、備件管理、維修記錄,材料采購與庫存變化情況,加工夾具、工裝設備、輔料等變化都要實時反映到工藝計劃編制中去。在工藝計劃編制過程中,要能隨時(面向對象)地瀏覽BOM信息,輸入BOM信息,報警BOM信息(工藝編制人員發現錯誤報警),實時反映更新的BOM信息等等。
在沒有ERP系統支持的情況下,對工藝編制人員就要提出很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其熟知零件加工過程和加工設備的現行狀況,還要知道技術參數、庫存情況、加工夾具、工裝設備等情況。一般情況下,企業培養一個類似人員需要20年時間。現在,工藝人員在ERP系統的支持下,可以方便地查詢按BOM結構設計的典型工藝數據庫、獲取設計信息、查詢機床設備等技術參數等,也能很容易地編制CAPP,保證工藝文檔的完整性、一致性、正確性和執行可行性。
工藝部門(CAPP)產生的數據經PDM處理后傳輸給ERP系統。
3.PDM(ProductsDataManagement)中的BOM
PDM實際上是連接CAD/CAPP與ERP的核心模塊,它管理與產品相關的“信息(ERP)”和“過程(CAD/CAPP)”技術,起著由“過程(CAD/CAPP)”技術向“信息(ERP)”轉化,“信息(ERP)”向“過程(CAD/CAPP)”技術轉化的重要中間過程,形成了雙向的無縫傳輸數據,避免了大量重合數據的產生。下圖是表明它們結構關系圖。
由于不同部門有不同形式的BOM信息,企業經常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才能完成這些報表,而且還要不斷維護BOM的一致性,避免產生嚴重的MRP運算錯誤。四川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原來采用的手工錄入方式,錄入從CAD部門中統計的BOM信息,一個熟練的錄入人員錄入一個產品的BOM數據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還不包括錄入錯誤導致的返工時間和造成了惡劣影響;現在通過PDM,為ERP系統自動傳輸BOM數據,只需要幾分鐘時間。
結構關系圖
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PDM以數據倉庫(所有系統可共用一個數據庫)為底層支持,以材料清單(BOM)為其組織核心,把定義最終產品的所有工程數據和文檔聯系起來,實現產品數據的組織和管理,諸如產品配制管理、圖文檔管理、工作流程管理、設計變更管理、權限(角色)管理、版本管理、項目管理、維修記錄以及日志管理等等。
PDM系統根據各自的功能特點與可解決工程問題的不同,分為三大類,即:以文檔、數據管理為重點的;以設計過程及產品結構管理為主面向CAD的;面向硬、軟件異構系統集成平臺的。其中第二類與BOM信息最為密切,經過轉化處理,達到ERP所需要的BOM信息。今天,大多數流行的PDM系統都能與SAPR/3集成,Baan還有自己的PDM產品,有效促進了ERP系統中生產、設計、采購和銷售等各個部門的溝通與交流。
4.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中的BOM
除了前面所描述的系統與BOM有關外,生產部門、產品成本核算部門、物料需求計劃(MRP)系統、銷售部門也有很大關系,生產部門使用BOM來決定零件或最終產品的制造方法,決定領取的物料清單;產品成本核算部門利用BOM中每個自制件或外購件的當前成本來確定最終產品的成本和對產品成本維護,有利于公司業務的報價與成本分析;物料需求計劃(MRP)系統中BOM是MRP的主要輸入信息之一,它利用BOM決定主生產計劃項目時,動態確定物料凈需求量,知道需要哪些自制件和外購件,需要多少,何時需要,標準用料與實際用料的差異分析;銷售部門通過Internet訪問數據源,可以方便地報價,提供準確的零件設計信息與追蹤制造流程等自助服務,客戶還可以自己下定單購買產品備件。
通過BOM信息,還可以方便地考核各部門的業績,可以方便地抽取信息進行統計與分析;如果有了新的BOM資料需求,還可以利用原來的BOM資料構造新的BOM資料,簡化近似BOM資料的編制工作;如果對BOM信息深入研究,還可以通過不同的產品BOM資料來研究其它產品BOM資料的錯誤檢查,以免計算機輸入或認為修改帶來的錯誤,將錯誤率降到最低。
BOM是任何管理系統中的基礎,它幾乎與企業中的所有職能部門都有關系,如果沒有BOM,就無法制造出同樣的產品,直接影響到系統的處理性能和使用效果。為此,要想提高生產管理系統的效率,BOM準正確與否是十分重要的。盡管數據已經非常準確,但也不要忽視人的重要性,對于特殊變化,利用手工在系統中對BOM信息的內容進行增加、刪除和修改等編輯工作,可以順利完成任務。
總之,通過建立企業“信息(ERP)”管理和“過程(CAD/CAPP)”技術兩條主線,以BOM為信息紐帶,以PDM為核心,再結合CAD/CAPP和ERP系統,輔以Internet和EDI系統,就可以真正達到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目標。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kaqidy.com/
本文標題:ERP系統中BOM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