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子商務熱潮涌動,Internet技術日漸成熟。ERP軟件如何發展以適應這一全新的商務模式?電子商務與ERP之間,是毫不相關、相互矛盾,還是包容、替代關系?
電子商務的初級階段
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電子商務是企業發展的必經階段。于是,企業紛紛搭建網絡,開通網站,發布信息,開展網上直銷。在做了這些之后,許多企業發現事與愿違,最終的結果與期望值相距甚遠。個中原因雖然很多,但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企業還沒有深刻理解電子商務的全部內涵和真實本質,忽視了企業內部流程與外部交易的整合。
而電子商務的本質是企業利用電子方式在客戶、供應商和合作伙伴之間實現在線交易、相互協作和價值交換。圖1(以B2C為例)為企業的目前模式,客戶可以在網站下達成訂單,并傳遞至ERP系統(有些傳統ERP可接受電子訂單),而企業與供應商及合作伙伴之間的采購請求、外協外制、貨物供應、產品配送等仍然是通過傳統方式,未能實現網絡化,游離在交易鏈之外。
實現在線購物僅僅是電子商務的簡單呈現,后臺應用仍然效率低下,電子商務的即時性無從體現,整個交易鏈是斷裂和脫節的。在電子商務模式下,可能所有競爭對手都是在線商家,用戶移動鼠標即可輕易轉向競爭對手。在如此競爭環境下,一個快速、柔性的交付模式和流暢的后勤系統和配送體系將是取勝的關鍵。另一方面,前端只能接受簡單購買指令,不能有效利用網絡追蹤、記錄客戶購買行為,開展客戶購買喜好的研究分析,從而實現交互和優先銷售;同時,缺乏客戶自助服務(Selfservice)的網上營銷,沒有實現個性化、專門化的具體服務,難以提高品牌美譽度和客戶忠誠度。
電子商務的高級階段
圖2顯示的是真正的在線交易模式(BOL)。從客戶到供應商完全連通,企業內部流程與外部交易完全一體化。通過客戶關系管理(iCRM)實現與客戶的互動營銷:研究消費行為,前瞻性、全局性銷售預測;形成一對一的有效目標市場,發掘客戶價值;幫助客戶自助服務;集成呼叫中心(CallCenter),實現服務快速響應。
通過供應鏈管理(iSCM)實現整個物流體系的即時協作:分銷資源計劃(DRP)實現協同銷售,銷售渠道暢通;供應商看板管理(KANBAN)使物料需求狀況實時傳遞給供應商,實現零庫存。
iERP將企業的傳統業務和管理網絡化,連接前后端,成為整個交易鏈的中樞。透過網絡,客戶的要求或訂單,理論上可以零等待地傳遞至整個供應鏈,交易和供給幾乎同時發生;透過網絡,企業內外之間的界限將逐漸模糊直至消失。這樣一種模式,真正體現了網絡經濟“以客戶為中心”的思想和電子商務“端到端”的實質。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kaqidy.com/
本文標題:iERP與電子商務的互動